在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中,宋代诗人杨万里的《过小孤山大孤山》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山水诗,它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长江沿岸的自然景色,同时蕴含着深刻的人文哲理,让我们一起深入解读这首诗的原文及其翻译,领略诗人眼中的山水之美,以及他借此传达的精神世界。
原文:
江行日已暮,何处可维舟?
小孤洲北水,大孤山南流。
沙平风色软,浪涌月明浮。
舟人语夜半,犹道“前途幽。”
翻译:
在江上行舟已经到了傍晚,哪里能找到停泊之处?
小孤山北面,江水潺潺,大孤山则在南边流淌。
沙滩平坦,风轻拂而过,月光照亮的波浪在轻轻摇曳。
船夫在深夜半点还谈论,讲述着前方道路的幽深。
解读:
这首诗以江行为主线,通过描绘小孤山和大孤山的景象,展现了长江两岸的壮丽风光。"小孤洲北水,大孤山南流",寥寥几笔,便勾勒出两座山峰对峙江面,水流从中穿过的画面,富有动态感。"沙平风色软,浪涌月明浮",细腻地刻画出月夜江景的宁静与壮丽,风轻、浪涌、月明,构成一幅宁静而富有力量的画卷。
诗人并未仅仅停留在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上,而是借舟人的对话深化了主题。“舟人语夜半,犹道‘前途幽’”,暗示了人生的旅途并非一帆风顺,前方的道路充满未知和挑战,小孤山和大孤山的孤立,也象征着人生道路上的孤独与寂寞,但即使在困境中,仍需坚定前行,寻找希望的光芒。
《过小孤山大孤山》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风光的佳作,更是一部人生哲理的寓言,它教导我们,在面对生活的困难和未知时,要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如同小孤山和大孤山屹立江面,无论风雨如何,都能坚守自我,勇往直前,这就是杨万里通过诗篇给予我们的智慧启示。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