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华五千年的璀璨文化长河中,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无疑是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作为北宋时期的一篇散文佳作,它不仅是文人墨客抒发壮志豪情的载体,更是儒家思想与文学艺术完美结合的典范,这篇文章不仅展示了作者深厚的国学修养,也为我们解读中国古代士人的道德情操和社会责任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原文如下: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翻译如下:
在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官到巴陵郡做太守,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得到了恢复和发展,于是他重新修建了岳阳楼,扩大了它的规模,并将唐代和当代名人的诗词雕刻在上面,他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载这件事,我观察巴陵郡的美好景色,集中在洞庭湖上,它连接着远方的山脉,吞吐着长江的浩渺江水,水势浩荡,一望无垠,早晨阳光灿烂,傍晚阴云密布,气象万千,这就是岳阳楼的壮丽景象,前人对此已有详尽的描述,无论是北方的巫峡,还是南方的潇湘,贬谪的官员和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观赏自然景物时的感受,难道不会有所不同吗?
如果遇上连绵阴雨,长达几个月不见晴朗,寒风吹过,波涛汹涌;星辰暗淡,山峰隐藏,商人旅客无法出行,船只倾覆;黄昏时分,虎啸猿啼,登上这座楼,人们会感到离国思乡、担心诽谤和指责,眼前一片凄凉,内心充满悲伤,反之,春天和煦,阳光明媚,湖面平静如镜,万物生长,沙鸥飞翔,鱼儿畅游;偶尔烟雾散尽,明月当空,泛起金色的波光,湖面倒映着皎洁的玉璧,渔歌互答,那种快乐真是无穷无尽!这时登楼,心情开阔舒畅,荣辱皆忘,举杯对风,心中满是喜悦。
啊!我曾试图探究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心境,他们或许不同于上述两种情绪的表现,为什么呢?他们不因外物的好坏和个人的得失而喜怒哀乐;身居高位,他们忧虑的是黎民百姓;身处偏远,他们关心的是国家社稷,无论是在朝为官还是退隐江湖,他们都心系天下,他们什么时候才能真正快乐呢?我想他们一定会说:“在天下人都忧患之前先忧,在天下人都享乐之后才乐。”哎!如果没有这样的人,我又能和谁志同道合呢?
《岳阳楼记》以其深邃的哲理、优美的文笔,展现了范仲淹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家国情怀,成为了中国古代散文的经典之作,也充分体现了儒家“仁爱”、“忠恕”、“忧国忧民”的核心价值观,它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至今仍给我们带来深刻的启示和鼓舞。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