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中国文学的璀璨星河中,一篇名为《伤仲永》的文章以其深刻的哲理和生动的故事吸引了无数读者的目光,此篇出自北宋文学家王安石之手,讲述了天才少年方仲永的故事,揭示了天赋与后天教育之间的微妙关系,令人深思。
原文如下: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翻译:
在金溪这个地方,有个名叫方仲永的人,他的家庭世代务农,仲永五岁时,从未见过笔墨纸砚这类读书工具,却突然哭着要它们,他的父亲对此感到惊奇,便向邻居借来给他,仲永立即写了四句诗,并自己署上了名字,这些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家族为主题,被乡里的才子们传阅,从此以后,仲永只要有人指定事物让他作诗,他立刻就能完成,内容和文采都显示出超乎寻常的才华,乡亲们都对他感到惊讶,逐渐地开始邀请他的父亲做客,甚至有人用钱来求取他的诗作,他的父亲贪图这种利益,每天带着仲永四处拜访同乡,不再让他学习。
我很久以前就听说这件事,明道年间,我跟随父亲回家,在舅舅家再次见到他,那时他已经十三四岁了,我让他作诗,却已远不如他小时候的水平,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再去舅舅家询问,他们告诉我:“仲永已经完全成了普通的人了。”
这个故事向我们展示了天赋虽重要,但如果没有适当的教育和磨砺,最终会黯然失色,仲永原本是个天赋异禀的孩子,但他的父亲因短视而忽视了他的教育,使之未能得到应有的发展,这不仅是对仲永个人命运的惋惜,也是对社会普遍现象的警醒,教育对于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即使再高的天赋也需要通过学习来加以提升和完善。
作为国学大师,我们深知,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颗待琢的宝石,只有给予他们足够的教育和引导,才能让他们发出璀璨的光芒,我们要倡导尊重每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让他们的天赋得以充分发挥,而非仅停留于一时的惊艳,毕竟,教育的本质在于激发潜能,而非仅仅满足眼前的利益。《伤仲永》这篇寓言,为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历史教训,提醒我们珍惜并培养每一个孩子的天赋,让他们成为国家和社会的栋梁之才。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