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在运河边的东莞影剧院
承载了几代东莞人的记忆
追星、睇戏、娱乐……
当年最时兴的,少不了这里的故事
今天(8月28日)
东莞影剧院全面升级改造项目
启动仪式举行
这里会迎来怎样的变化?
01
兴于时,变于时
西城楼外的老街,是东莞这座城市商业的隆兴之地,也曾承载着时代潮流中,各种文化活动的起起伏伏。
东莞影剧院,作为东莞第一个大型戏剧演出场所,对于许多人来说,仿佛一座记忆的灯塔,有青春萌动,也有岁月淡漠。
东莞影剧院内剧场
旧座位、旧走廊、旧舞台……35岁,对于一座剧院来说,年纪不小了。
1989年国庆节,东莞影剧院建成开放。
“剧院门口的马路,停满了六排自行车。”“直接停到运河对面,旁边店铺巷子也全是单车,每晚都需要六个保安分区看守。”
东莞影剧院开业相关报道
那时候,大家一有空就跑来莞城运河边,休闲、约会。坐在影剧院旁边乘凉的爷爷说:“哪有你们年轻人那么多地方可以去,以前就只有这里,最旺了。”
一流的音响、为整个影厅供冷的中央空调、特使用英镑结算购买的音响控制室、电动的吊杆控制系统……在这里看演出、看电影、开大会,对彼时的东莞人而言,是十分新鲜的体验。
过去的胶片放映设备(上)和老胶片仓库(下)
红极一时的影剧院,曾迎接很多当红名人团体来访。早期的红线女、罗家宝、毛阿敏,还有解放军总政军乐团、中央歌舞团,以及后来的张学友、张卫健、汪明荃、谭咏麟、孙楠、那英、梁静茹……对东莞而言,也是轰动一时的城市记忆。
创造了百万票房的《泰坦尼克号》,给每位观众发纸巾的催泪片《妈妈再爱我一次》放映,还有特意更换全市最大荧幕播放的《星球大战1:幽灵的威胁》首映……直至21世纪初,东莞影剧院在电影业务上的辉煌,仍然为人津津乐道。
旧电影票
而当年的影剧院,远不止是放映电影的地方,还是那个时代潮流的汇聚中心。
这里设有时尚前沿的卡拉OK馆,有人均消费百元的高端发型屋,有设施完备的健身房和舞室,有酒楼、商场、书画廊和招待部的完善设施。
东莞影剧院过去的场所设施
早上喝茶、下午看戏、晚上跳舞,周末去西餐酒廊、打桌球、溜旱冰、玩电子游戏机,一点也不觉得闷!那时的娱乐生活,在这座“文化灯塔”里点亮。
东莞影剧院现状
转眼来到如今,随着胶片电影与大戏的落寞,新的影院遍布全城,已然陈旧的东莞影剧院不再热闹,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成为被回忆的一部分。
它的未来,走向何方?
02
重拾记忆,盘活地标
记忆纵使珍贵,但这份更珍贵的文化财富,亟待盘活。
在莞城如火如荼的更新背景下,8月28日,东莞影剧院全面升级改造项目正式启动,推动影剧院重焕光彩,重塑其文化艺术功能,打造文化艺术产业中心。
项目计划通过“修旧如旧”的改造方式,延续东莞影剧院的功能和作用,在保留历史风貌的基础上进行修缮改造,将东莞影剧院蜕变为一个融合“回忆”与创新活力的文化新地标。
影剧院现状(上)及改造效果图(下)
影剧院内花园水池原有的女神像雕塑,将保留保护。这座由东莞雕塑家李汉仪创作的雕塑,与影剧院同龄,充满浪漫主义激情,静静守望着时光长河。
影剧院主入口改造效果图(上)、李汉仪创作女神像(下)
值得一提的是,改造项目也关注到了东莞影剧院作为本土粤剧文化重要根据地的角色,计划进一步修缮影剧院原来的粤剧专业舞台。
东莞影剧院的前身是“大戏院”,是大角竞相登场的舞台,粤曲大戏在这里轮番上演。
“以前看大戏,大家都会跑去东莞影剧院看,那时候剧院很是热闹。”出生于虎门白沙的卢满江曾是广东粤剧团的演员,创作了不少与东莞和莞城历史文化、社会建设有关的粤剧题材作品,看着东莞的粤剧氛围由盛渐衰。
黄健浩于1994年成为东莞影剧院放映员,他最难忘的活动是这里举办的第一届粤剧黄金周:“广东省内的戏团纷纷前来参加,我们连续15天通宵搭台,虽然过程辛苦,但看到每晚观众对喜爱的剧目报以开心的笑容,我觉得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本次影剧院改造项目,除了打造专业化现代化剧场,以更好地承接定期的演出及更多的大众文艺活动,也将增设粤曲古茶楼等特色设施,打造以粤剧表演为特色的岭南老茶馆业态。
以往边赏戏曲边饮早茶的情怀,未来或许将回归这座城市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影剧院文化场景改造概念
年轻独特的一面,也在改造项目中体现。
影剧院的楼顶,计划营造屋顶花园并引入轻餐饮、空中休闲吧、音乐餐吧等业态,在这里眺望莞城,视线沿着迎恩门穿梭至老街窄巷、高低屋顶,大概是多数人不曾感受过的风景。
影剧院屋顶空间改造概念
影剧院也将采取多元化经营模式,引进文化艺术培训、制作、研发等产业项目,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供坚实的支撑。
随着“东莞记忆”项目的推进,莞城的更多“回忆”也在与创新活力相融合,期待重回文化地标,也重新成为当下的潮流打卡地。
原标题:《运河边的东莞影剧院,正式启动升级改造!》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