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用20年的时间做了一个证明题:从体育抓起,让孩子们有喜欢的运动,不会影响考试成绩,也不会影响学校的发展。”站在舞台上,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仁市巴铃镇塘房小学校长吴雄,话讲得很有底气。
2004年,不满20岁的吴雄来到这所位于偏远山区的学校。彼时,学校里连一块超过20平方米的平地都找不到。为了给孩子们提供运动空间,吴雄带领师生一点点填平坑坑洼洼的土地。从最初用土石块铺成的“运动场”,到如今拥有篮球、足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等各类运动场所,体育活动成了塘房小学的标签,为山村的孩子们提供了出彩的机会。
12月14日,蔡崇信公益基金会2024以体树人教育研讨会暨第五届以体树人校长年度盛典在浙江湖州举行,包括吴雄在内的10名校长因在树立和推广体育教育上的实践,入选“以体树人”校长。
在体教融合的背景下,体育在学校与家庭教育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这些“以体树人”校长的故事,诠释了“完全人格,首在体育”的内涵。
校长是第一责任人
“我当校长之初,遇到一个很棘手的问题——孩子们不喜欢来学校,躲学、厌学现象非常严重。”吴雄说,山区孩子经常在家干农活、体力好,为了把孩子带回学校,他选择从体育入手,开足体育课、举办运动会,让孩子们从体育活动中找到自信,鼓励他们把积极的心态用到文化知识学习上。
“我希望每一个乡村孩子,不要因为自己生长在山高水远的地方而自卑,而是通过拼搏和努力,有能‘走出去’的能力,也有回到这里的决心。”吴雄说。
近年来,青少年体质问题越来越受到中国社会关注,曾被认为是“副科”的体育课成为每天一节的“必修课”。从“课间10分钟”到“课间15分钟”,很多地区通过延长课间等方式,鼓励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国家体育总局青少年体育司副司长姜庆国认为,校长是履行学校体育的第一责任人。“学校校长要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把青少年从课堂中引到阳光下、操场上,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2019年7月,蔡崇信公益基金会启动“以体树人校长计划”,通过每年在全国范围内寻找并资助10名标杆校长,弘扬以体树人理念,促进体教融合更好发展。
蔡崇信公益基金会秘书长李海市介绍,基金会在早期推广体育教育时,曾尝试过邀请专业教练上体育课、捐赠体育器材等方式,但发现效果甚微。通过与学校的接触,他们意识到,校长才是推动学校体育改革的关键。如今,“以体树人校长计划”已累计吸引4000余名校长参与报名,资助51名校长,影响师生超过250余万人。
“在推动学校体育发展上,校长有很大的权力,换个角度看是很大的责任。”江苏省镇江市宜城小学校长孔国娣说。
面对学校体育存在的师资短缺、场地不足、活动时长不够等问题,孔国娣提出了很多“破圈”的创新思路。比如引进了多个校外俱乐部,提供了更专业的训练途径,带动了学校体育教师教学水平;把学校的庭院、平台、屋顶、连廊全部开发成体育运动场地,走出教室便是运动场……目前,宜城小学每年学生参加的各级各类大小比赛有1000场左右,浓厚的体育氛围让师生都动了起来。
做好体教融合
师资、场地、器材……除了硬件和软件,学校体育的开展还面临着传统意识的转变。在学校跑跳打闹有没有安全问题?上体育课会不会影响文化课学习?一些学校为了规避风险,把占用体育课和大课间变成了常态。
面对家长的担忧,浙江省湖州市练市小学党支部书记徐辉把家长请进学校,与孩子一起参与体育运动,通过举办“操场上的家长会”,将家长参与体育运动与学校的全员体育赛事模式融合,形成家校体育联赛制度。目前,学校开设了乒乓球、网球、船拳、曲棍球、棍网球等14个体育社团,每年举办赛事达300多场。
吴雄也表示,在推进“体育兴校”之初,也有不少老师对此持怀疑态度,他们担心开展体育活动会影响学习。
“这种质疑很有代表性,学校必须平衡好体育活动和学习二者的关系。”吴雄说,“我们崇尚越自律、越自由,学生必须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后,才能去玩儿。”
在辽宁省沈阳市浑南九小,九成以上的孩子都会独轮车,大部分孩子都能跑10公里。校长侯明飞把学校打造成一个随处可活动、随时可运动的游乐场——独轮车、吊环绳索、梅花桩、大汽车轮胎、大滑梯、攀岩设施……遍布校园的运动设施,真正实现了体教融合。
“没时间、没空间、没地方、没有体育老师,这些都是借口。”侯明飞认为,学校要合理安排文化课、动手课和体育课,让学生的左右脑随同身体共同发展。大部分孩子在增加运动后,考试成绩不仅不会下降,反而会更出色。
创新教育理念
在当天的活动上,许多知名运动员也结合自己的职业生涯,分享对体育教育的看法。
中国女子乒乓球大满贯得主邓亚萍说,体育带来最大的好处是挫折教育。“体育教会我们如何去面对输,今天赢了不等于明天能赢,保持敬畏,这是以体树人的意义。”
“姚基金”发起人姚明认为,体育能让孩子“长出”领导力,教会孩子们自我导航、自我管理。学校体育的目的不是产生一两个体育明星,而是培养一大批健康的、对未来对社会对家庭有益的人。
体操奥运冠军李宁也表示,体育竞技不仅教会孩子技能,更教会他们自我生存和创造的能力。
中国首位F1车手周冠宇和他的母亲也来到了现场。对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周冠宇直言,没有父母的支持,就不可能取得今天的成绩。
“我的父母会和我一起赛车或者陪我训练,当他们融入我的爱好,我的热爱不会被打压,也无需克制,他们成了我的好朋友。”
今年巴黎奥运会期间,中国体育健儿取得突破性成绩,以潘展乐、郑钦文为代表的运动员展现了中国青年一代自信乐观、热情友好的阳光气质。对此,基金会发起人蔡崇信说,体育是很好的教育场景,希望更多人意识到体育是教育的一部分。“如果我们用以体树人的教育理念培养下一代,就能够继续突破。”
据新华社电 (记者刘旸、陈浩)2024布达佩斯短池游泳世锦赛近日落下帷幕,中国名将覃海洋、唐钱婷分别在男、女50米蛙泳比赛中摘得金牌和银牌,中国队还在女子4×100米混合泳接力中收获一枚铜牌。
男子50米蛙泳决赛中,此前三站世界杯该项目保持全胜的覃海洋以25秒42再次折桂,实现本赛季短池赛事该项目“大满贯”。土耳其选手萨克奇和以中立运动员身份参赛的俄罗斯选手普里戈达并列获得亚军。
女子50米蛙泳决赛中,伦敦奥运会冠军、立陶宛选手美露泰以28秒54夺冠,此前三站世界杯蝉联该项目冠军的唐钱婷摘银,美国老将莉莉·金收获铜牌。
女子4×100米混合泳接力项目中,由钱心安、唐钱婷、陈露颖、刘姝含组成的中国队以预赛第二名的成绩晋级,并在决赛中摘得铜牌。美国队在决赛中派出丽根·史密斯、莉莉·金、格蕾琴·沃尔什和凯特·道格拉斯4名奥运冠军的强大阵容,最终以绝对优势夺冠,以3分40秒41的成绩大幅提高了世界纪录。游第一棒的史密斯还以54秒02打破女子100米仰泳的短池世界纪录。
已经在女子50米自由泳半决赛中打破世界纪录的沃尔什,12月15日在该项目决赛中以22秒83摘金,将世界纪录再提升0.04秒。她在本届赛事中共斩获7枚金牌,11次刷新世界纪录。其队友道格拉斯收获银牌,本届赛事共入账4金2银1铜。
12月14日在男子50米自由泳预赛和半决赛中两破世界纪录的开曼群岛选手克鲁克斯,15日在决赛中以20秒19夺冠。
女子200米仰泳决赛中,美国选手史密斯以1分58秒04打破她自己保持的世界纪录并摘金。她本届赛事共收获4金2银1铜,4次打破世界纪录。加拿大18岁“天才少女”麦金托什以1分59秒96刷新世界青年纪录,夺得银牌,本届赛事共获3金1银1铜,3次打破世界纪录。
男子200米仰泳决赛中,巴黎奥运会冠军、匈牙利选手科什以1分45秒65夺冠,为东道主摘得本届赛事第二金。
女子200米自由泳决赛中,此前三站世界杯该项目冠军、中国香港名将何诗蓓以1分50秒62再次夺金。男子200米自由泳冠军归属美国选手霍布森,他游出1分38秒61,刷新了自己两天前刚刚创造的世界纪录。
男子4×100米混合泳接力决赛中,以中立运动员身份参赛的俄罗斯运动员组成的队伍夺得金牌,3分18秒68的成绩打破了世界纪录。
本届短池世锦赛至此落幕。美国队以18金13银8铜位居奖牌榜首位,以中立运动员身份参赛的俄罗斯运动员组成的队伍和加拿大队分列第二和第三,中国队以3金1银1铜位居第四。
21∶17,拿下决胜局!
郑思维把球拍高高抛向空中,纵身一跃抓住球拍。没有什么告别战比获得冠军更完美。
近日,在浙江杭州举行的2024年世界羽联世界巡回赛总决赛混双决赛中,郑思维和搭档黄雅琼经过三局大战,以2∶1战胜马来西亚组合陈堂杰/杜依蔚。郑思维以一场胜利完成了告别国际赛场的“最后一舞”。
在赛后采访环节,郑思维动情回顾了“雅思”组合的7年历程,带领全场观众高喊7声“雅思永不落幕”。
本次总决赛,“雅思”组合低开高走,小组赛先败一场后逐渐找到节奏,此后连胜四场,一举夺魁。“奥运会后我们练得不是很系统,开始只想多留一会、多打几场比赛,是杭州球迷把我们的状态调动起来了。我们第一次配对参加国际比赛就拿到了冠军,最后一场国际比赛也是以冠军收场,我为我们取得的成就自豪”。
8月拿到奥运冠军,11月宣布离开国际赛场。27岁的郑思维选择在巅峰急流勇退,给球迷们留下了深深不舍,还有几分困惑。如他本人11月底在社交平台上发布的“告别信”所言,无论从年龄还是竞技能力看,都似乎没有退出国际赛场的理由。
为什么突然离开?理由清晰又坦率——“这本就是我的人生规划”。
“对于职业道路,我并没有太多的执念”。“在这条路上,我面对了所有的挑战,无论最后有没有拿到巅峰的成绩,以一个不后悔的姿态回看就够了”。
这段“轻舟已过万重山”的回望,背后是郑思维跌宕起伏的11载国家队生涯。
2013年,16岁的郑思维从浙江队入选国家队,并展现出绝佳的双打天赋。2015年,他以世青赛男双、混双双料冠军的佳绩步入成年赛场,专攻混双项目。2017年郑思维开始与黄雅琼配对,“雅思”组合横空出世,仅用一年时间便登顶世界第一,并在2018年、2019年蝉联世锦赛冠军。
东京奥运会前,势头正盛的“雅思”组合被视为混双金牌的最大热门。决赛中,他们不敌队友王懿律/黄东萍,遗憾摘银。此后全运会亚军、世锦赛一轮游,“雅思”组合陷入低迷。2022年经历短暂“拆对”后,“雅思”组合重新出发,在“伤心地”东京拿到第三个世锦赛冠军,重回世界第一。
2024年,更加成熟的“雅思”组合在巴黎奥运会上所向披靡,以六战全胜、一局未失的统治性表现将奥运金牌收入囊中。这对混双王者终于完成了职业生涯大满贯的最后一块“拼图”。
从青年到成年赛场,从折戟东京到圆梦巴黎,郑思维经历过低谷,遭受过质疑,但从未停下。
在巴黎奥运会混双决赛现场,直播镜头数次捕捉到一个萌娃全神贯注观赛和呐喊助威的画面。这是郑思维两岁的儿子“登登”。
父亲的身份为郑思维打开了更多面的世界。“当了爸爸之后,我能从羽毛球中抽离一部分出来,没那么容易钻牛角尖了。以前是一定要赢下比赛,现在觉得输赢是不一定的,当然要努力去争胜,但可以接受更多的可能性。”
巴黎奥运会后,郑思维迎来一份甜蜜的喜悦——女儿“七月”出生,家中的羽球小将从“单打”变成了“混双”。“我的人生追求是家庭事业两不误,大家也知道我成家比较早,现在也刚刚有了二宝,所以我想回归家庭了。”
赛场之外的郑思维也不断延伸着自己的触角。他用Vlog(视频博客)记录自己的训练和比赛,在社交媒体与球迷热情互动。他还捡起了曾数次中断的英语学习,打卡学习软件、看电影跟读,开始在赛后用英语回答外国记者提问。
他反复强调从来都不希望被定义为“世界冠军或奥运冠军郑思维”,“目前的成就只是我人生的前半段路程,而已”,总是充满热情和能量地去探寻各种可能性。
前路漫漫,亦灿灿。关于未来,郑思维表示虽退出国际赛场但不会离开羽毛球,“我会在其他一些地方跟大家见面,可以期待一下”。
在杭州,在“梦开始的城市”,郑思维再次在赛场上拼尽所有,完美谢幕。“我本来没有很多多愁善感的情绪,但是刚才比赛结束、采访结束之后,整个球馆的背景音乐让很多回忆画面闪过我的脑海,情绪有点复杂”。
最后一战结束,像以往无数次那样,郑思维把球拍和毛巾装进球包,拉上拉链,微笑着向观众挥手,再次出发,走向下一个赛场,走向下一个郑思维。
(据新华社电 记者田光雨、夏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