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和社会服务现代化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气象篇——专访中国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陈振林
受气候特征、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等因素影响,我国气象灾害种类多、分布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一部中华文明史,也是一部中华民族与自然灾害不断抗争的历史。
新时代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气象工作。2019年12月新中国气象事业70周年之际,总书记对气象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提出气象工作关系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战略定位,发出开启气象强国建设的号令,为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最近,针对气象部门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推进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和社会服务现代化的政策措施和显著成效等,人民日报社《民生周刊》记者专访了中国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陈振林。
中国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陈振林
总书记在新中国气象事业70周年之际关于气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为全面建设气象强国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民生周刊:总书记在新中国气象事业70周年之际,对气象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提出气象工作关系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战略定位,发出开启气象强国建设的号令,为气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请您谈谈对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理解认识。
陈振林:总书记在新中国气象事业70周年之际关于气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刻回答了事关我国气象事业发展全局的一系列方向性、根本性、战略性问题,是引领我们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为全面建设气象强国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重要指示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气象领域生动实践的高度总结和概括,充分体现了鲜明的政治性、人民性、科学性、创新性、系统性、实践性的理论特质和时代特征。
我们一定要深刻领悟总书记的殷切期望,凝心聚力砥砺前行。一方面,准确把握自身战略定位,把气象工作放在中国式现代化大局中思考,锚定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这一目标,不断提升气象服务保障能力。另一方面,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以加快推进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和社会服务现代化为重要抓手,谱写好中国式现代化气象篇章。
民生周刊:在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多发重发的情况下,应怎样认识气象工作的重要意义?
陈振林:当前,全球气候形势变得愈加复杂,极端气候天气事件的频率和强度均有所增加,对全球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福祉造成严重威胁。
11月12日,世界气象组织(WMO)发布了关于2024年全球气候状况的临时声明,指出2024年前9个月的全球地表平均气温比工业化前水平高出1.54摄氏度,再创历史新高。中国气象局今年8月发布的《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4)》显示,1961—2023年,中国地表年平均气温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升温速率达每10年0.30摄氏度。
同时,气候变化问题与粮食、能源、环境、健康、经济和发展等问题交织叠加,气候变化影响与风险的聚集、连锁、放大效应明显,全球面临的气候变化风险挑战愈发严峻。人民幸福安康、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等对气候变化科技支撑提出了越来越高的需求,做好气象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近年来,中国气象局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扎实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落实,从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出发,从护佑百姓生命财产安全出发,统筹谋划、大力推进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和社会服务现代化,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全力推进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加快实现“三个高水平”—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高水平人才队伍支撑、高水平基础业务能力;同时,全力推进气象社会服务现代化,加快实现“三个高质效”—高质效保安全、高质效助发展、高质效促治理。
江西省吉安市气象部门加强和农业农村部门的会商研判,做好直通式农业气象服务。图为万安县枧头镇蕉源村村民利用晴朗天气收获秋粮。(图/龚声伟)
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不断提升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水平,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民生周刊:在“发扬优良传统,加快科技创新,做到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等方面,气象工作取得了哪些显著进展?
陈振林:气象部门牢记总书记的谆谆嘱托,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不断提升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水平,担起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的使命责任,在守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方面取得显著进展和成效。
一是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的本领不断提升。
锚定“监测精密”,建成并不断完善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地空天综合气象观测系统,近5年来新发射4颗风云卫星,目前共有9颗风云气象卫星、546部天气雷达、7万余个地面气象观测站。我国成为唯一同时拥有黎明、上午、下午、降水测量卫星的国家。天气雷达全国监测国土覆盖率由2019年的29%提升至44%。
锚定“预报精准”,推动被称为气象“芯片”的数值预报模式实现从引进吸收到自主研发的重大转变,自主研发的“风雷”“风清”“风顺”3个人工智能气象预报大模型部分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智能网格天气预报系统空间分辨率精确至全国5公里,至少提前3天较准确预报区域性暴雨、高温、寒潮。暴雨预报准确率比过去5年同期平均提高12%,达历史最高水平。强对流预警提前量达43分钟。
锚定“服务精细”,紧跟需求促进气象预报从传统的“预报天气”向“预知风险”拓展,面向农业、交通、旅游等多行业和山洪地质灾害、中小河流洪水、森林火险、城市暴雨积涝等多场景开展气象影响预报和风险预警,推进灾害防范应对关口前移。多部门共享共用的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实现更新迭代,汇聚共享、快速发布的预警信息已达82种,1分钟内可送达政府、部门、行业相关责任人。
二是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越来越牢固。2019年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天气气候形势,气象部门不断健全以气象预警为先导的应急联动机制,积极发挥先导性作用,联合相关部门全力做好灾害防御,2019年—2023年,我国因气象灾害造成的死亡人数比2014年—2018年平均下降48.5%,经济损失占GDP比例平均下降0.15%。
因地制宜建立递进式气象服务机制,及时提供时效逐步缩短、空间不断精准、内容更具针对性的无缝隙预报、精细化预警,分级别、分区域精准联动相关力量,不断缩小灾害防御“包围圈”。例如,福建建立“1262”机制,根据预报预警提前12小时划定防范重点区、提前6小时预置救援力量、提前2小时转移高风险区人员,今年7月台风“格美”影响期间,“1262”机制精准支撑30.4万人转移,实现人员零伤亡。
创新并优化高级别预警“叫应”机制,在高影响天气来临前加强提醒、“叫应”各级应急责任人的频次与效率,构建纵向逐级提醒、横向部门协同的“叫应”联动机制,助力缩短从“预警”到“行动”的时间。湖南、江苏、陕西、江西等地气象部门大力推进强制提醒新技术应用,提升自动化、智能化“叫应”能力。今年6月16日至7月2日,湖南遭遇区域性暴雨天气,气象部门利用“闪信”发布高级别预警信息190期,覆盖省内防汛主要责任人14.1万人次,为防灾减灾部署和群众避灾赢得先机。
持之以恒保障国计民生重点领域安全。聚焦粮食保丰,现代气象为农服务体系涵盖粮食生产全链条,12类农业气象风险预警从无到有、成效显著,干热风预警助力今年冬小麦减灾增收约30亿斤。聚焦交通保畅,打造现代综合交通气象服务保障体系,与公安、交通运输部门联合创建“一路三方”联动管控新模式,优化提升路段的交通事故数量同比下降50%。聚焦能源保供,发展覆盖源网荷储全链条的能源气象服务,支撑全国新能源发电利用率达97%,助力81家行业用户迎峰度夏(冬)。现代化人工影响天气成为防灾减灾和生态修复的重要力量,5年来年均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影响面积超510万平方公里,共增加降水近2000亿吨,防雹减损经济效益超600亿元。
在精细气象服务帮助下,浙江省台州市三门县健跳渔港大批渔船奔赴渔场,开启捕捞作业。(图/林利军)
进一步完善以气象预警为先导的防灾减灾联动机制,切实增强气象预警和应急响应联动实效
民生周刊:及时准确的气象预警信息快速高效转化为防灾减灾行动力,才能在灾害来临前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在灾害防御应对中,气象部门是怎样推进将气象预警信息从“消息树”转变为“发令枪”的?
陈振林:气象预警信息从“消息树”转变为“发令枪”,要求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必须在“机制”上下功夫,充分发挥气象预警先导作用。气象部门积极融入国家大安全、大应急框架,不断强化部门合作,进一步完善以气象预警为先导的防灾减灾联动机制,切实增强气象预警和应急响应联动实效。
纵向上,推动31个省(区、市)人民政府全部出台条例、办法和规范性文件等,明确气象灾害预警成为应急启动先决条件之一,逐步建立健全气象灾害预警为先导,政府部门快速响应,相关行业依规停工停产停课,社会公众主动防灾避灾的机制。
横向上,牵头建立由气象和应急管理、自然资源、水利、农业农村、交通运输等33个部门组成的气象灾害预警服务部际联络员制度,优化联合会商、联合发文、联合预警机制,开展山洪灾害、地质灾害、森林草原火险、农业灾害以及公路交通等气象风险预警。今年以来,共联合发布气象风险预警7800余条,比去年同期提升60%。
民生周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强化基层应急基础和力量,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中国气象局在这方面采取了哪些举措?
陈振林:中国气象局对标对表《决定》有关部署要求,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以深化改革进一步推动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努力筑牢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一是练好“内功”,着力提升气象监测预报预警服务能力。统一规划布局,统筹行业社会资源共同建设国家气象观测网,形成陆海空天一体化、协同高效的精密气象监测系统。健全智能数字气象预报预测体系,不断强化气象预警与灾害预报联动,持续推动气象要素预报向应用场景、影响预报、风险预警方向发展。加密建设X波段天气雷达等监测设备,升级数值预报和人工智能大模型业务系统,积极推动极端灾害性天气短时临近预警能力提升。
二是完善“体系”,不断优化以气象预警为先导的防灾减灾联动机制。全面融入国家大应急和地方综合防灾减灾指挥调度工作体系,健全高影响天气预警预通报决策支持机制,强化递进式气象服务,推动地方政府完善高级别气象预警“叫应”机制、重大气象灾害停工停课停业等避险制度。建立跨区域防灾减灾协同机制,构建区域(流域)共建、上下游左右岸共商、信息共享的气象防灾减灾协同治理模式。通过实施“网格+气象”行动,深度融入基层网格化管理体系,同时建立面向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的气象防灾减灾能力提升培训机制,推进气象科普教育纳入国民素质教育体系。
三是紧盯“风险”, 强化全过程管理,不断提升气象灾害主动防御能力。对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和区划进行滚动修订,推动建立基于气象灾害风险的基础设施标准修订机制。开展气象灾害风险预警能力提升行动,推进气象灾害风险预警客观化、定量化、场景化发展,强化气象影响预报和风险预警体系建设,助力重点行业领域应对气象灾害风险。推动地方政府建立气象灾害防御水平评估机制、发布气候可行性论证强制性评估目录清单,完善气象灾害风险转移和鉴定评估制度。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汛期及时发布预报预警信息,为当地防汛指挥部门部署安排、精准调度赢得时间。(图/李斌喜)
把气象高质量发展放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大局中思考谋划推进,加快推进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和社会服务现代化
民生周刊:近年来,气象部门在服务低空经济,挖掘气象数据在金融等领域的数据价值及行业应用等方面作出了许多探索。请您介绍一下气象部门服务保障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方面的成就,以及下一步的目标和计划。
陈振林:气象部门紧紧围绕国家发展新需求和人民美好生活新需要,充分释放气象要素价值,拓展气象服务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赛道”,取得积极进展。
一是积极探索气候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和路径。开展气候生态资源普查和评估,挖掘资源潜力和价值,为拓展资源开发应用场景、助力地方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在旅游方面,发布景区气象灾害风险预报预警和旅游安全预报等产品,精细化预报覆盖全国3058个3A级以上景区和5万多个普通景点。推出云海、彩虹、雾凇、雪凇等气象景观预报服务产品,打造赏花、观星、观云等旅游气象服务新业态,让公众出游赏景从“碰运气”变为“可预见”。
在健康方面,面向公众发布气候舒适度、流感、高温中暑、紫外线强度等16类健康气象预报预警服务产品,各地因地制宜,结合健康服务需求积极开展脑卒中、花粉过敏、哮喘等疾病的气象风险预报预警服务。例如,天津在全国首发脑卒中气象风险预警,累计覆盖7200万人次,精准触达高危人群达11万人次,脑卒中入院率下降5.2—11.9个百分点。
二是加快探索“气象×金融”服务模式。联合国家金融管理部门加强政策指导和协同联动,深入挖掘气象与金融行业协作潜力,优化要素资源配置,全面拓展保险业、银行业、证券期货业气象服务体系。初步构建中国金融气象指数与服务平台,发布首批69种金融气象指数,作为客观“标尺”衡量农业、能源、交通等实体经济领域气象风险。
三是不断拓宽新质生产力气象服务场景。因地制宜聚焦“低空+”物流、应急、护林、农业、电力、医疗等应用场景加快探索气象服务,为低空经济各类主体提供170多项气象服务支持。拓展“数据要素×气象服务”场景,在数据交易所上线首批气象高价值数据产品,持续释放气象数据要素价值。助力绿色经济,支持全国近2000个风电光伏场站开展选址和布局设计。风电场发电功率预测准确率达85%,实现新能源发电并网“场站级”逐15分钟预报。
下一步,我们将紧跟新质生产力发展形势与需求,持续激发气象作为生产要素的前瞻性作用。一是盘活数据资源,推进气象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建立该领域基础制度及产权保护、运营和交易、审查监管等配套制度。二是聚焦重点领域,建立气候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打造气候生态品牌,推动将气候因子贡献率纳入地方生态产品总值(GEP)核算体系。三是持续构建金融气象服务体系,推进金融气象指数创新应用,完善巨灾保险、农业保险、投融资评估、风险减量等气象服务机制。四是融入国家低空经济基础设施、低空服务保障体系、低空综合监管平台等建设,构建空地一体的低空气象监测网、数据网和服务网。五是强化技术赋能,推动量子科技在气象领域深度融合应用。搭建气象产业科技创新平台,培育布局气象信息、装备、工程技术等领域新兴和未来产业。
黄河壶口瀑布位于山西省吉县和陕西省宜川县交界处。吉县气象局加强景区监测预报预警工作,与景区管理部门积极联动,全力做好旅游气象服务。(图/刘贵明)
民生周刊:面对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安全、高品质生活对气象服务保障能力的更高要求,新征程上,怎样进一步加快推进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和社会服务现代化,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陈振林:中国气象局把气象高质量发展放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大局中思考谋划推进,作出加快推进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和社会服务现代化的工作部署,提出加快实现“三个高水平”的主要任务和“三个高质效”的关键目标,就加快推进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作出了系统部署、明确了任务举措:
——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统筹创新资源,全链条优化布局各类创新主体功能定位,着眼引领未来发展的基础前沿技术和战略急需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高效组织协同攻关,推进高水平气象科技自立自强不断迈出新步伐。
——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进一步强化科教融合协同的局校合作机制,厚植新时代气象科技创新文化土壤,加快培育建设一支由气象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人才组成的高水平气象人才队伍,为气象事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扎实推进科技和业务深度融合,围绕“精密监测、精准预报、精细服务”,持续夯实气象卫星、雷达、数值预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四大支柱”,推进各业务链条“咬合式”协同发展,围绕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新兴技术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推进气象产学研融通创新,加快实现高水平基础业务能力。
——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持续完善气象科技评价制度,全面推进气象科研院所改革发展,统筹提升创新平台建设质效,规范建设新型研发机构,协调推进区域气象科技合作发展,促进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协同增效,构建强有力的气象科技治理体系。
——深入推进国际科技创新合作,积极推动国际气象早期预警业务平台建设和气候变化南南合作,深度参与全球气候治理,谋划推动亚澳非季风等国际大科学计划,提升气象国际影响力和引领力。
在加快推进气象社会服务现代化方面,始终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需求牵引、创新驱动,多方协同、统筹集约,法治保障、标准先行。
——紧扣高质效保安全,进一步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推动气象工作更好融入国家大安全、大应急框架,统筹各方力量和资源,发挥各相关部门优势,通过完善以气象灾害预警为先导的应急联动响应机制、递进式气象服务机制、高级别预警“叫应”机制等一系列制度,充分衔接好“防”和“救”的责任链条,成为综合防灾减灾救灾指挥调度工作体系不可或缺的“齿轮”。深入发展气象灾害影响预报和风险预警,分场景建构单灾种、多灾种、灾害链的风险预估业务,为“遇见”灾害变“预见”灾害提供科技支撑。推动气象科普教育纳入国民素质教育,以宣传科普教育为抓手,增强公众气象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
——紧扣高质效助发展,持续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立足保障粮食安全、乡村振兴等国家重大战略,聚焦交通、能源等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重点行业,面向衣食住行游购娱学康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加快推进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推动气象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拓展服务领域,在服务数字经济建设方面,不断丰富“数据要素×气象服务”场景;在服务绿色经济发展方面,继续探索建立气候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在强化金融气象协同发展方面,在推进与金融行业深入合作的同时,探索为相关行业气候转型风险和物理风险提供评估,支持气候融资和可持续发展;面向低空经济、商业航天、智能互联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拓展新的服务增长点。
——紧扣高质效促治理,持续优化气象社会服务发展环境。构建气象行政管理和服务保障相辅相成的气象治理体系。一方面,加强以服务为目的的管理,深度融入国家治理体系,不断提升行业治理能力。另一方面,加强以管理为手段的服务,立足既有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标准,全面履行主管机构职责。
(原文刊载于2024年第24期《民生周刊》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