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为什么写诗?中外诗人齐聚上海给出各自答案

为什么写诗?中外诗人齐聚上海给出各自答案

  在拥有近百年历史的静安区图书馆海关楼,法国诗人让-皮埃尔·西梅翁坦言,投身写作时真正在乎的是“他者”;参观上海报业集团时,澳大利亚诗人罗斯·范·森在互动留言墙写下“希望是最伟大的礼物”;走进1927·鲁迅与内山纪念书局,日本诗人野村喜和夫惊喜发现这家上海书店居然上架一批日文原版著作……昨晚,第九届上海国际诗歌节落下帷幕,但诗意仍在城市绵延,上海在多位外国诗人心头镌刻下特殊印记。

  为期五天的诗歌节期间,中外诗人、诗歌爱好者们相聚系列活动。静安区图书馆“诗意天下和而不同”中法诗歌交流论坛现场,诗人臧棣观察到,法国诗歌特别注重生命主体的精神强度或灵魂的强度,“相对来说,中国古典诗不是那么突出自我,更多侧重天人合一;但法国诗歌里特别强调即便身处被异化的荒诞世界还是要突出生命的强度”。

  今年诗歌节主题有个“和”字。“长期以来,现代诗意屈从于人和万物的对立。而我现在的感触是,诗和万物的关系,在根本上讲,是一种友谊的关系。人和诗的关系,人和事物的关系,都可视为各种形态的生命的友谊。”对臧棣而言,诗的友谊,意味着需要改变过去多少带有居高临下的眼光,去重新感受体悟人和世界的关系,“这有助于我们从生命的体会中更深接纳人和世界的本质关系,通过新的融合,诗促使我们获得更深刻的生命自由。”

为什么写诗?中外诗人齐聚上海给出各自答案

  虽使用语言文字不同,但诗歌承载了人类共同情感,引发更广泛共鸣,是心灵交流沟通的桥梁,也是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纽带。本届上海国际诗歌节“金玉兰”奖获奖者让-皮埃尔·西梅翁最新诗集《诗的复活》首发,以敏锐从容的语言,歌颂自然与生活。他坦言:“每一首诗、每一个诗人的书写都是为了跳出自己、走向他者,和他者之间建立理解。”在他看来,我们和他者的相遇是通过“和”,而这个“和”就是“爱”,通过“爱”,人才真正的相遇。“诗歌提醒我们,尽管我们利己、逐利、追需,但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绝对,那就是一致的生命。我相信,诗无论长短或优劣,都代表着人类意识的进步。”

  “我来到此时此地,拥抱整个中国诗歌。”法国诗人塞尔日·佩用如诗语言现场即兴抒怀:“诗歌从来不是对着一面镜子能做出来的。诗歌是打碎镜子才能跳出来。我们只能在碎了的镜子在地面的反射下才能看出来,掉在地上的玻璃碎片,似乎有一个影像点醒我。但是我们错了,实际上是一个使者瞧着我们、紧紧地拽着我们的胳膊。我是另一个,两个人拥抱时的亲吻,他们为了相爱。”

  西渡深受法国诗歌的影响,诗歌对他而言是拯救。“作为个体的我失去了交流的愿望,但我的诗依然有交流的意愿。是我的诗把我带到这里,带到了朋友的面前。诗歌带来相遇,让我们克服个人的软弱。”在诗人蓝蓝看来,“诗歌通过语言在时光中、在不断的阅读中复活了一个诗人的生命”。

  由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穿越诗歌的星空——60位中法诗人双语诗选》作为礼物赠给中外诗人。“我们把中国从唐朝到现当代30位优秀诗人,与法国30位从古代到现当代诗人合在一块,诗选的合作正体现了‘诗意天下和而不同’主题。”该书主编、诗人张如凌发现,越来越多女性创作者“被看见”。“中外女性诗人的诗歌作品,在风格上经历了从婉约含蓄到自我探索,从热情想象到实验创新,从挑战抗争到多元融合,直至现在全球化和跨文化不断变革下的流动性。这些转变不仅反映了社会文化的变迁,也展现了女性诗人自身在艺术表达上的锐意探索。”

  上海人民出版社副总编辑钱敏表示,在中法建交60周年契机下,通过诗集翻译出版等形式夯实东西方文化交流桥梁,有助于扩大两国人文交流,促进民心相通。

为什么写诗?中外诗人齐聚上海给出各自答案

  闭幕式现场的1927·鲁迅与内山纪念书局前身是内山书店旧址,旧时相当于鲁迅的会客厅,是保存中国现代文学记忆的重要场所,如今成为都市文化综合体和上海报业集团国际传播体系重要一环。书店开业以来,接待并举办多场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延续着中日文化文学互动的缘分,更成为深度观察理解国际交流传播的走廊。

  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国际诗歌节艺术委员会主席赵丽宏致答谢词。野村喜和夫与臧棣分别发表感言,张如凌发表“诗歌的她力量”演讲。闭幕式进行了主题诗集《诗意天下 和而不同》赠书仪式。

  作为上海唯一的国际性大型诗歌文学创作交流活动,上海国际诗歌节正是以诗歌为桥梁,传播中国文化“和而不同”精神,推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展示当下中国文学与诗歌的蓬勃发展和生机活力。诗歌节期间举办了丰富的诗歌朗诵、交流和文学研讨,邀请文学、文化、教育等社会各界人士和热爱文学的市民共同参与。

  作者:许旸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