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验 > 正文

关于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程建设情况

关于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程建设情况

2010年启动实施的全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程涉及我省华池、静宁、秦安、通渭、会宁、永靖、东乡、临夏8个县。项目实施一年来,在国家有关部委的关心和支持下,我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发改委、水利部《关于开展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作的通知》及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作视频会议精神,紧密结合省情实际,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民生水保理念,以防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主线,抢抓国务院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若干意见和国家实施坡耕地综合治理工程两大机遇,以旱作农业和特色产业发展为中心,以行政推动和利益驱动为抓手,以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目标,按照“山、水、田、林、路、村”综合治理的建设思路,及早科学谋划,制定实施方案,强化组织领导,落实责任主体,创新建管机制,规范建设管理,全力推进了试点工程建设工作,圆满地完成了各项建设任务。并在建设理念、建设模式、建管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积极尝试和探索,基本达到了试点工作所期望的积累经验、创新机制、树立样板的效果。 一、工程建设情况 根据甘肃省发展改革委批复的实施方案,今年我省8个试点县计划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138.43平方公里,其中兴修梯田16万亩,营造经果林0.42万亩、水保林3.23万亩,种草1.12万亩,建设截排水沟539公里,涝池12个,水窖180眼,谷坊250道,田间道路712公里,梯田固埂林40万株,总投资15791万元,其中国家投资8000万元。截止11月底,8个试点县共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139.21平方公里,占任务的100.53%,其中完成梯田面积16.09万亩,占任务的100.61%;造林2439.58公顷,占任务的100.37%;种草750.23公顷,占任务的100.04%;田间道路771.27公里,占任务的108.09%;截排水沟546.6公里,占任务的101.02%;涝池12座、水窖180眼、谷坊250道、梯田固埂林40万株,均占任务的100%,完成工程量3423万立方米,完成总投资15791万元,其中国家投资8000万元,省级配套资金1580万元,市、县配套资金420万元,群众投劳折资5791万元,各项建设任务均已全面完成。 通过试点工程的实施,使项目区林草植被覆盖率由治理前的14.2%提高到23.4%,流域治理程度均达到了70%以上,年可拦蓄径流367万立方米、拦截泥沙71万吨,有效控制了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抵御旱涝灾害的能力不断增强。项目区人均基本农田由1.01亩增加到3.05亩,增长了202%,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粮食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以梯田为载体的特色产业和旱作农业有了很大的发展,群众收入显著增加,项目区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快,人居环境大为改观,经济、文化等各项社会事业迅速发展,有力地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 二、主要做法 一是抓规划,采取项目整合和综合治理两种方法,提高工程治理水平。我省科学论证,及早谋划,合理选取试点县,按照综合治理的建设思路,整合资源,组装配套,绘制规划蓝图,因地制宜地落实工程措施,创建精品流域和样板工程,工程治理水平明显提高。在试点县选择上,我们严格按照国家对试点县的选取原则,根据不同区域、不同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在开展大量调研工作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县域特点,将试点县优先安排在了坡耕地面积大、人地矛盾突出、水土流失严重的贫困地区、革命老区、耕地较少的库区及少数民族地区,并从一开始就明确了各试点县在试点工程建设中的主攻和发展方向。在坡耕地面积大、水土流失严重、人口数量少且居住分散的地区,选取革命老区华池县为试点,通过梯田建设,在解决粮食问题的前期下,实行退耕还草,发展草食畜牧业,增加群众收入;在山多地少、水资源匮乏、水土流失严重的贫困地区,选取静宁、秦安县为试点,通过兴修高标准的梯田,配套水窖、涝池等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山地果园和设施蔬菜,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提高群众收入;在坡耕地面积大、水土流失严重,干旱缺水,粮食产量低而不稳,群众生活贫困的旱作农业区,选取通渭、会宁县为试点,通过梯田建设,大力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发展全膜玉米、脱毒马铃薯、小杂粮等旱作农业,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在耕地较少,人地矛盾突出,移民生产生活条件差的库区和少数民族地区,选取永靖、东乡和临夏3县为试点,通过梯田建设,着力改善库区周边群众多地少的矛盾,改善生产条件,控制面源污染,发展特色产业,提高群众收入,帮助解决移民的生计和民族区域稳定与发展问题。在规划工作中,我们按照“山、水、田、林、路、村”综合治理的建设思路,统一制定项目区的规划,采取以规划整合项目,以项目整合资金的办法,依托试点工程把其它部门的惠农项目一并纳入项目区同步实施,建立了有效的部门联动机制和体系,形成了强大的建设合力,8个试点县共整合其它部门的资金5198万元。永靖、东乡和临夏三个库区县始终围绕移民的生计和发展问题,按照“水保搭台,政府主导,部门唱戏,全社会参与”的方式,把坡改梯、易地搬迁、整村推进、危旧房改造、农田水利、交通道路等项目措施一次规划进项目区,做到了同时设计、同时施工,有效解决了各部门项目的单一问题,起到了互通有无、优势互补的效果。同时,各试点县在统一规划的指导下,因地制宜地落实治理措施,把工程建在了最需要的地方,使其发挥最大效益。华池县按照“近田园、中牧草、远林木”的原则布设工程措施。以村社为中心,近村、就缓,一道梁、一面坡、一道湾地布设梯田2万亩,村庄附近种植枣、核桃等经济林果,偏远的荒山、荒沟栽植水保林,梯田边坡埂坎种草,25度以上的荒坡全部退耕种植牧草,村社附近配套建设水窖、涝池等小型水利工程,田间配套道路,坡面布设了截排水沟,形成了依托梯田辐射配套的综合治理格局。秦安县在云山项目区实施梯田建设的同时,配套建设山地果园,在山顶修建大型集雨场和水窖,为果园补灌创造条件,做到了“梯田修到哪里、果园建到哪里、小水配套到哪里”,搭建了特色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长效平台。

最新文章